公益讲座|如何科学地寻找外星人
【发布时间: 2025-07-08】【作者:李佳沅】【来源:本站原创】【浏览次数:3572】
自古以来,华夏大地的先人们就对这片星空满怀敬畏与遐想,从 “嫦娥奔月” 的浪漫传说,到张衡发明地动仪观测星象,再到郭守敬编制《授时历》推演天体运行,东方智慧始终在探索宇宙的长河中闪耀。而如今,神舟飞船一次次划破苍穹,嫦娥探测器成功落月采样,天问一号开启火星探测之旅,现代中国的航天成就正将古老的宇宙梦想照进现实。
在这古今交织、探索永不停歇的时代,一场特别的天文科普讲座即将开启。7 月 12 日(本周六)上午 ,让我们齐聚 B 馆报告厅,跟随深圳市科学技术馆馆长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郑永春研究员,一同探索一个自幼萦绕心头的话题——《如何科学地寻找外星人》。
嘉宾简介:
郑永春,博士,研究员,深圳科学技术馆馆长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、深圳理工大学特聘教授、华东师范大学中小学地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、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成员,主要从事太空探索与科学教育研究。走遍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所大中小学、科技馆、图书馆,培训中小学教师近万人,青少年科普报告听众达数千万人次,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“火星叔叔”。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,发表科普文章400多篇,著有《太空探索通史》《从无穷小到无穷大》《神奇的新能源》《科学原来这样学》《浩瀚的宇宙密码》《火星零距离》《飞越冥王星》《太空地图》等20多本科普图书。被授予首批科普中国形象大使、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有功人员奖、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奖、全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、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科技传播奖、三获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、两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、美国天文学会卡尔萨根奖、中国科学院院长奖等。
讲座简介:
外星人一直都是公众和青少年最感兴趣的科学主题,但长期被局限在科幻小说中。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系外行星搜寻,这一领域也是当今天文学和行星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。我们看到的满天繁星,基本上都是会发光的恒星;而科学的进步告诉我们,字宙中的行星数量,可能比恒星还要多得多。其中,一定会有很多像地球这样的宜居星球!在这些宜居星球上,是否有像人类一样的高等智慧生命呢?行星是如何形成的,离恒星多远的区域才是宜居带,恒星随时间的演化对系外行星宜居性有何影响,地球生命的产生过程对寻找宜居星球有何启示,我们能否找到另一个地球?本次讲座将带领青少年寻找宇宙中的宜居星球,告诉你如何科学地寻找外星人。通过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实例,让孩子们学习像科学家一样思考。
面向对象:对天文探索感兴趣的小学高年级、初中、高中学生及成人(预约年龄11岁以上)
讲座时间:7月12日(本周六)上午 9:30~11:00
参与方式:公益讲座免费参与(B馆报告厅由B馆北门出入,不需购买童趣馆门票)
线下扫码预约(注:凭预约信息可到A馆服务台盖社会实践章;成人在“预约学校”一栏可填工作单位或“无”)
交通指引:自驾导航“湖南省科技馆报告厅”;地铁1号线省政府清风站2号口、公交站省政府清风站前行50米。